打通氫能應用鏈,以碳中和為目標,以整體性的視角規劃中國新的能源體系,在適宜布局氫能的區域、產業進行相應的投資。
氫能產業是未來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。2023年以來,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,氫能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拓展和創新,中國石化等公司主導的大型綠氫項目落地,綠氫正逐漸替代傳統的灰氫,為鋼鐵、化工等行業的脫碳轉型提供有力支持;燃料電池汽車進入放量提速期,宇通客車等公司迎來相關業務增長。當前我國氫能源迎來發展熱潮,盡管相關產業發展晚于歐美日韓,但發展速度迅猛,在產業鏈布局方面已逐漸趕上西方國家。作為“電能替代”,氫能源應用范圍可以覆蓋交通出行、工業生產、能量轉送、電網儲能調配等領域,使氫能源行業有望成為能源轉型支柱行業。
利好政策不斷加持
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賦能,2024年伊始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商務部、市場監管總局就聯合發布《關于支持廣州南沙放寬市場準入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的意見》,提出創建廣州南沙粵港融合綠色低碳示范區,推進氫能等清潔能源利用。此前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印發的《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(2021—2035年)》指出,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。以科技自立自強為引領,我國將加強氫能產業創新體系建設,加快突破氫能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瓶頸,加速產業升級壯大,實現產業鏈良性循環和創新發展。踐行創新驅動,促進氫能技術裝備取得突破,加快培育新產品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,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》首次將“氨”作為重要儲氫載體列入重點攻關方向,明確提出開展“氨氫儲能”示范。